发布时间:2024-11-01 05:34:27 来源: sp20241101
文/王恩博
我国规模不断增长的“银发族”,迎来一项“量身定制”的高规格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发展“银发经济”26项举措。作为国家发布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专门文件,《意见》直接回应了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衍生出的三大“银发经济”需求。
老龄化速度快,“银发经济”成必答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增速快,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相关需求激增。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宏观室助理研究员韩瑞栋表示,202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亿人左右,未来一段时期,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增加,预计2035年前后突破4亿人,本世纪中叶将达到约5亿人。与老年人相关的各项经济活动将持续扩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显然,发展壮大“银发经济”已经成为一道必答题,布局于此的各类经营主体也逐步增多。
韩瑞栋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有17家中央国有企业、64家省属国有企业布局“银发经济”相关产业。民营企业布局更为广泛,截至2023年底,我国开展养老相关业务的企业达49万余家。随着“银发经济”市场逐步壮大,越来越多经营主体还将涉足这一市场。
在此背景下,《意见》兼顾市场需求和供给,按照“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的要求,部署提升“银发经济”供给质量和效率,激发和释放老年人有效需求,推动供需两端同步发力,正向循环。
例如,《意见》要求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推动品牌化发展,培育“银发经济”领域龙头企业。与此同时,突出老年群体关注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包括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加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升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能力等。
边富边强边老,老年人有更多需求
据测算,当前中国老龄化率和人均GDP世界排名基本相当。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龄化率将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按照计划,届时也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有专家将此称作一个“边富边强边老”的发展进程。沿着这条发展轨道,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日益丰富多样。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王皓田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老年人群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更加多层次、多样化,由相对单一的基本生活需要向健康管理、科技应用、情感交流、财产安全和自我实现等多维度需求转变。
顺应变化,从潜力赛道着手推动“银发经济”产品和服务创新升级,一些老龄化先行国家已有探索,积极将前沿技术融入产品和服务,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人口室主任、研究员胡祖铨举例说,适老化住宅、服务机器人、远程护理检测器、数字互动平台(远程养老服务、远程医疗服务)等产品和服务,不仅让更多老年人能够安全、便利地实现居家养老、就地老化的心愿,也通过科技赋能大幅提升为老服务的效率,从而降低养老成本。
此次《意见》亦关注“创新”二字,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不仅提出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意见》还要求发展抗衰老产业,推动生物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度融合;丰富发展养老金融产品,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等。
王皓田认为,顺应老年人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高端化发展趋势,中国“银发经济”各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途径。
适老化投资消费需求巨大
从老旧小区改造、家庭适老化、公共设施适老化,到智能技术适老化等方面的建设、运营和维护等,除了与老年人直接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外,经济社会适老化转型衍生出的巨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亦不容忽视。
围绕“推进适老化改造”,《意见》提出推进公共空间、消费场所等无障碍建设;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鼓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家庭配备智能安全监护设备;开展数字适老化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互联网应用改造等。
韩瑞栋表示,目前,我国适老化改造缺口仍然较大,2019年至2022年,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7万个,惠及居民2900多万户,完成投资6600多亿元。未来,“银发经济”衍生产业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将逐步释放,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