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08:19:39 来源: sp20241105
近日,清华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第一堂课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为同学们进行了讲授。
“这节课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并启发我们思考清华学子的使命与责任。”清华大学日新书院本科生邓欣晨一边听课,一边认真做笔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讲授“‘双碳’行动中的中国与世界”,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讲授“数字中国与科技创新”……在清华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由校党委书记牵头,多名院士、名师共同担任大课主讲人。本学期,课程为2600余名选课学生开设了112个线下小班,开展小班研讨课。此外,还有80余所高校的学生在“云端”参加线上学习。
这是清华大学践行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缩影。近期,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布,该校申报的《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创新人才》成果获评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以价值塑造为引领,强调在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塑造,体现了育人过程中价值、能力和知识之间的有机融合。归根结底,就是要让清华培养的学生成为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创新人才。”邱勇说。
在这一理念下,清华园里,重视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的氛围愈加浓厚: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导学思政立体融入育人全过程,推进特色书院建设,重构通识课程体系,推进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完善教学评价方式……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取得明显成效。
回顾大一时“写作与沟通”课程的学习,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戴晗霖说,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在小班课堂上,戴晗霖常与同学们用可移动桌椅拼成一个个“辩论台”,争辩得“面红耳赤”。“起初,我不太擅长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老师、同学的启发下,我进步很快。”戴晗霖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向未来,学生需要具备更加丰富完备的能力,比如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沟通能力,等等。”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介绍,学校的本科教育模式朝着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方向转型。例如,“写作与沟通”课程坚持主题式、小班制、全过程深度浸润的特色教学模式,迄今已有1.2万余名学生完成课程学习。
如何推进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拓展学生成长空间?以清华大学行健书院为例,老师们不仅为学生设计了6套可供选择的培养方案,还帮助有鲜明学术志趣的学生制定了“一人一策、本博贯通”的培养方案。
高中时就对飞行汽车、城市交通有浓厚兴趣的何育航,大一就提交了本博贯通培养申请。在新生导师精心指导、书院多次组织集中研讨后,何育航的培养方案通过了专家组认定。“深入思考、反复修改、积极表达、主动推进,这段经历让我对未来的规划更加清晰、理想更加坚定。”何育航说。眼下,升入大四的他正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探索。
“在书院,我们对学生进行全面、全过程的培养。”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说,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不仅着眼于更深厚的通识基础、专业素养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更致力于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志趣和能力,让他们在将来走得更高更远。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在清华学生中化为朝气蓬勃的梦想和行动。清华大学学生超算团队在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中屡获冠军;以“两弹一星”元勋、清华校友邓稼先为主人公的原创校园话剧《马兰花开》一次次上演,覆盖观众超13万人次;近年来,每年超过80%的清华毕业生选择赴重点单位就业创业,2023届毕业生西部就业人数同比增长超过20%……一批批清华学子肩负使命,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9日 05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