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奠基之作

发布时间:2024-05-30 10:43:46 来源: sp20240530

图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微信公众号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奠基之作

何星亮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为完整准确、全面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组织编写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

  笔者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特色及其教育意义》一文中,指出该教材的特色明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专业性与通识性相统一、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并认为该教材的出版,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增强“五个认同”,有利于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的角度,分析该教材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用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统领和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着力解决我国民族学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所左右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1]。

  近几年来,民族学界部分学者先后在不同的场合探讨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有些学者认为必须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或“中华民族学”等,才能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民族学学科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2023年2月,中央统战部等四部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2]国家民委党组2024年2月也在《求是》发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一文,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加快民族类学科调整”,“着力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3]。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编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指示精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和理论体系、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等作了全面的研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作了科学的阐释。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除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教育意义之外,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奠基之作,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学学科建设。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奠基之作?因为该教材做到了“四个第一”:一是第一部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统编教材;二是第一部科学阐释中华民族基本